(一)表现形式
竹节纱在布面上表现为有规律,即节距基本相等的粗节。用作经纱,竹节纱的粗节部分浮于布面,经水洗、石磨后,褪色量较大,形成经向有规律的断续自条,造成连续性疵点而降等。用作纬纱,与粗节交织处的经纱浮于表面,经水洗、石磨后,出现纬向断续白条。
(二)产生原因
(1)纺纱杯凝棉槽嵌有杂物,如棉壳、金属、麻丝或棉蜡。纺纱杯嵌有杂物造成的竹节纱,其节距为纺纱杯的直径乘以圆周率,即为纺纱杯的圆周长。
(2)纺纱机中的给棉板、分梳辊、纺纱杯安装位置不良,或分梳辊倒齿,造成有规律的给棉量变化。
(三)预防措施
(1)严格执行纺纱杯的周期维修,使纺纱杯内壁处于光洁状态。
(2)加强设备的维修保养,使设备处于正确状态,有毛刺的纺纱杯应予以调换。